日志
虚实相生在水彩画意境营造上的物质实现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水彩画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一幅好的布局不仅能使画面主体突出,而且使画面生动自然、虚实相生生成意境。清代画家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说:“凡布置要明虚实。„„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一般来说,有形为实,无形为虚。画中的主要形象,主要情节正是由“虚”衬托出来的。水彩画中的留白就是“虚”的重要表现,是水彩画构图的一个重要表现方法。在画面中,它可以是水、可以是天、可以是云、也可以是烟雾弥漫或水波浩渺。所以水彩画的巧妙的留白布“虚”。便可收到“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的效果。
当然,一幅画中的虚实组合也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不可一味求“虚”、求“实”,或平均分配。正如宋人李澄叟在《画山水诀》中所说的“稠叠而不崩塞,实里求虚;简淡而恐成孤,虚中求实。”可见,要么以“虚”为主,巧妙布置安排“实”;要么以“实”为主,其中贯以“虚”,才能收到 “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佳境。一代大师王肇民的水彩画《树》,在构图时做了大胆的布置安排。画面中三四棵树矗立于眼前形成“实”;并实中见虚,把大片留白的天空和近似空白的水面、远山概括为“虚”安排在树之间的空隙里。从而极大的延伸了视觉感,开拓出富有启示性的结构空间,产生意象并适宜的强调出画面氤氲的气氛。正如清人蒋和认为的“其间空白处,俱觉有味,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大抵实处之妙,皆从虚处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