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寻访国内最长的龙窑二
国内最长的龙窑
我根据大路后门窑址看到的轴顶碗、荡箍、拨手等生产工具分析,建盏已全部采用轮制成形,因此,器物胎体厚薄均匀,器形规整,胎骨皆厚重,一般胎厚0.3—0.6厘米。施釉方法以蘸釉为主,外壁施釉均不及底,下半部露胎。我从大量堆积如山的生烧、半生烧品残件的出土数量来判断,当时的窑工们的烧造技术尚有缺陷,这可能同窑炉过长有关,影响了火候的控制。
建窑窑址分布在水吉镇方圆十余里,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我寻访了芦花坪窑址、牛皮仑窑址和大路后门窑址等,还拾到了足底刻“供御”字样的标本,实为兴奋。这应该是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的。清陈浏所著《陶雅》中载“底上偶刻有阴文‘供御’两字”。实物与文献相印证,说明建窑曾烧制御用茶盏。
建窑黑瓷兴盛同市场的需求有关,宋代上流社会和民间百姓饮茶、斗茶成风,从宫廷到民间多喜黑色茶盏作饮茶、斗茶器具。宋代斗茶用半发酵的茶饼碾成细末,置碗盏中以初沸之水点注,水面浮起一层白沫,用黑盏盛茶便于观察茶沫白色。宋徽宗也颇爱此道,常与臣属斗茶,上行下效,影响很大。赵佶在他写的《大观茶论》中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大文豪苏东坡《送南屏谦师》诗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勿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大书法家黄庭坚也赞道:“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