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2013年35岁以下油画、雕塑艺术家TOP10·张飞
导语:2013年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F4风光已不再,随着投资群体的逐步撤出,尽管有大买家在极力的护盘,也难以挽回当代艺术品市场昔日的风光。褪去了资本包养的外衣,呈现在藏家面前则是以中端价位占据市场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在2013年的拍卖盛宴中,出生在1977(含)年之后的艺术家,从数量上来讲,不及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从单件拍品成交额上看也不及前者,但是从市场的成交率以及稳定性来看,这些青年艺术家则是暂时略胜一筹,尚未过多进行一级市场培育的他们,是否会在接下来的拍卖中稳定发挥,这有待于市场的观察,但是不可否认一点在于,与之相对应的青年藏家的崛起,是他们市场稳定的要素之一。

2013年拍卖榜单之艺术家——35岁以下油画、雕塑艺术家TOP10
2013年春拍的当代艺术专场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喧嚣,在缺少四大天王作品的拍场中,也已经见不到肾上腺急速上升的买家,经过了市场逐步的培育,留在场子里的多是一些行家和消费者,但这其中也不乏画廊主的护犊表现。
拍卖专场的“明星”效应
据雅昌艺术网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年7月22日,中国35岁以下艺术家成交前十中,除了一家海外拍卖行(香港苏富比)之外,全部都是内陆拍卖行,其中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为主,占据了TOP10中的半壁江山。北京诚轩拍卖则牢牢的抓住了贾蔼力这一市场的焦点人物,成为本季拍卖中的擂主。紧随其后的则是从2012年开始市场表现就越来越好的周松,在本季拍卖中,虽然只有一件拍品上拍,但是《青春》依旧无敌,成为中国嘉德拍卖推出的年轻艺术家拍卖的第一名。一向在油画雕塑拍卖相对比较弱势的北京匡时拍卖则凭借张飞的经典作品《独舞》,成功跻身前十。在TOP10中,西泠拍卖作为唯一一家南方拍卖公司,则是借助其区位优势,推出了中国美术学院的优秀画家李青的作品。
“今春拍卖推出的‘艺苑掇英——高等美术院校师生作品专场’中,我们重点呈现国内美术院校教授与学生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藏家在选择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时,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在市场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会选择高等院校的艺术家专场,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主管贾伟如是回答,这也和北京匡时拍卖在拍卖之初的一个青年藏家的活动不谋而合,主动的迎合新藏家的趣味,而从保利这个专场的拍卖情况来看,虽然整体的成交率只有48.3%,总成交额也只有1105万元,但是从整个的市场反应,以及这个专场所带来的明星效应来看,对青年艺术家的市场影响是重要的。
卢征远、刘玖通、李洪澜、崔明非是本次专场中推出的四位青年艺术家,其中刘玖通的作品较早的时候就在海外有过参拍的经历,但是在国内,和上述三位艺术家一样,并没有很多的拍卖纪录,其中卢征远从2010年到现在,只有一件拍品上拍,连续两次的成交,在2010年中国嘉德的成交只有6.4万元,时隔两年的北京保利拍卖中,就以80.5万元成交,成为青年藏家中年均价格上涨最快的艺术家。李洪澜的拍卖纪录则开始于今春保利第22期拍卖,首次上拍的成交价格也达到了11.5万元,成为8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对于崔明非而言,保利应该是其主场,因为从2011年至今的四次拍卖中,全部是在北京保利拍卖完成,其中创造其拍卖纪录则是在今春的学院之光专场中,其作品《姐妹》系列之二,以25.3万元成交。
“每一位市场新人的出现,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比如贾蔼力之后带来的这种明星效应,在今年春天的拍卖中,虽然没有另外一批黑马出现,但是也涌现出了不少的新人,从拍卖的价格来看,是非常高的,而据我了解,这些新人也没有经历过一级市场的培育,所以其日后的市场还需要观察”,一位常年关注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行家对记者说。在结束了保利的学院之光专场之后,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市场热潮,而对于这些尚没有经过一级市场培育的新人,抛去了其价格水分,日后在学术上能无有建树,才能最终成为考量其市场的标准。
青年写实的“专属”市场
在这张TOP10的名单中,也有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青年写实油画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整个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大盘中,早期油画和写实油画早已经成为了支柱,并且牢牢占据了高端市场,但关于写实油画的学术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市场板块的轮换下,青年画家中的写实部分也越来越突出,以青年画家周松和张飞为例,这两位同为80后的艺术家,是2012年至今,表现最为稳定的艺术家。其中周松在2012年的拍卖榜单中,其作品《姗姗》在中国嘉德以112.7万元成交,成为其拍场纪录,从2011年开始,周松作品每年上拍的量均不超过3张,在成交价格上呈现逐年递增的现象,可被视为合理的市场手段,虽然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今春上拍作品《青春》也以126.5万元成交,和贾蔼力同为青年艺术家的代表性人物。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