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隋建国个展亮相:我的雕塑让材料说话

作者:不懂|发表时间:2015-07-14|阅读(1977)|评论(0)| 推荐(0)
  • 中国的当代雕塑能否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艺术家隋建国给出了自己的实践。近日,隋建国个展“触手可及”在798佩斯北京开幕。展览延续了艺术家近年来“盲人肖像”创作系列,展出其新近创作的雕塑和纸上作品十余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隋建国指出,这一系列的近作依然是个全新的尝试,或许也能给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以启发,“一般而言雕塑家都要控制自己的材料,但我近年来的创作则是尽量减少控制,让材料自身说话,而这恰恰体现了对材料尊重的这种传统。”据悉,该展将展至8月22日。
    【现场】
    “不要打扰观众的思考”
    隋建国一直被视为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之一。21年前,他与展望、张永见、姜杰、傅中望五人在中央美院举行了“雕塑1994”展,该展览被视为“中国雕塑领域的一个‘实质性转折’,‘雕塑观念变革的里程碑’”。其后的近三十年,隋建国个人的创作也历经了三个阶段。
    在早期,隋建国聚焦于“石头作品”,早期阶段最著名的当属《地罣》,这被视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代表作。二十多块几百公斤重的巨石,每一块都被螺纹钢网紧紧束缚住。而让隋建国更具有大众知名度和资本青睐度的则是其“符号”时期作品如《衣钵》、《中国制造》。
    不过一直在用艺术与社会现实“较劲”的隋建国在2006年开始便将视角投向了创作的第三个阶段,“物”系列。隋建国告诉记者,此次新作展依然是这个阶段的进一步探索,其创作思路延续了此前“盲人肖像”系列,“做雕塑创作其实是触手可及,而这种触手可及也象征着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我将展览命名为‘触手可及’的原因。”
    展厅现场,四件雕塑和八幅纸上作品全是黑色调。大型创作《引力场》是组合立方体,《锥》、《回》、《条》分别是锥形、四方体以及圆柱体的几何形状,它们都由聚氨酯等材料自然流淌凝固而成。在创作中,隋建国尽力去除人为因素,不带任何先入为主地面对世界,为此此次的新作也可以被视为隋建国与材料共同创作的“合作之作”。而为了让这种对自然状态的尊重进行到底,隋建国对于作品的命名也极其简单,“我用简单的字来命名(例如《锥》、《回》、《条》),便是希望不要打扰观众自己的思考。”
    作品解读 1 《引力场》
    自然流淌,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
    步入展厅,那件长17米,宽8米,高5.4米的巨型作品令人震撼。在这件名为《引力场》的作品中,隋建国通过地球引力这种常识来试验雕塑创作中如何让材料自身说话。
    缘起:要真正了解这一作品要追溯到隋建国2008年开始的“盲人肖像”系列。在该系列的创作中,隋建国蒙住双眼,仅凭身体直接触摸材料所反馈的触觉和体量信息来把握作品的形状。雕塑在完成后被等比例放大,最终用青铜的材料将“泥”的状态和质感固定下来,并精确还原了被泥记录下来的艺术家手的痕迹。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创作方式,隋建国指出,自己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开始思考视觉之外的领域。在其看来触觉对雕塑应该更重要一些,如果过于依赖视觉就会把雕塑引到表面的皮毛细节上去,“我闭上眼睛,不想控制自己的手来做雕塑。”
    创作过程:近年来隋建国将这种“尽量减少对材料的控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拓展。在《引力场》中,艺术家在组合立方体的表面浇灌石膏与聚氨酯,依据地球引力原理,让这些材料自然地从近6米的高处自然流淌下来。由于聚氨酯在流淌的过程中会凝固,为此如果你仔细看整件作品会看到不规则的起伏之处,“让它自然流动,自然凝固,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而或许为了体现这种对材料自身的尊重,隋建国在呈现这件作品时将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脚手架也保留了下来。
    作品解读 2 纸上作品
    命名子丑寅卯,观照社会现实
    在另一个展厅中呈现的则是8幅纸上作品。隋建国称自己并没有将其当成画,而是素描。艺术家同样使用了聚氨酯这种材料,并分别以春夏秋冬、子丑寅卯来命名。
    创作过程:隋建国依然沿用了雕塑中对材料的不可控制性这一思路来创作,让聚氨酯在纸面上自由流淌自由凝固。
    作品内涵:按理来说,这种不可控制性让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也不可知。但隋建国却又用命名这种带有控制性的方式指明了八幅作品的内涵。隋建国告诉记者,子丑寅卯都是夜间的时间,自己通过这样的命名其实呈现的是对社会和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感受,黑夜过去自然会迎来明天的光明。事实上,对于社会现实的观照一直在隋建国长达近30年的创作中可见。他说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里,都能明确地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因素。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