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咀嚼”绘画(一)

作者:黄莱|发表时间:2014-02-22|阅读(2395)|评论(0)| 推荐(0)
    生性愚钝的我,靠长期“咀嚼”绘画,嚼出不同语境下所有艺术的变异只是表象不同,天不变,道亦不变,如同天地照旧一样,中国画还是中国画,民族文化精神照旧,笔墨照旧,工具材料照旧。变的是体貌、形式、技法。变与不变,凸现出中国画在种种矛盾与冲突中,都能从自身文化的母体里释放出巨大能量,消解、分化来自一切的危机与挑战,并不断地以文化再生力延续着自己的辉煌。

大中国画无内界

    大中国画无内界,旨在强调传统艺术方式之外,开拓一种更为宽容、融汇的大中国画表现形式。这是时代的使然,审美文化的使然,中国画精神内核的使然。唐画论家朱景玄曰:“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伟大的胸襟,生发出伟大的想象力,大千世界、生机万物,岂是固定划分畛域的三种画系所能表现得了!大中国画奉行中华文化精神无内界、笔墨无内界、工具材料无内界、大中国画本身形式不分界线、本体手法不分界线。只对外来画种有界。

“雄浑”我求

     “雄浑”是《诗品》二十四品之首,“雄”属意,而“浑”则包罗万象,体味深长,二者合一,浑然天成。雄浑兼具虚静、冲淡、劲健、疏野、悲壮等品质。其审美风格最具丰富微妙,同时又是含有最多传统文化特质的一种艺品。“雄浑”源于养气,具有崇高怀抱和深刻学养之人,方能“积健为雄、返虚入浑”。雄浑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与可塑性,为艺术家彰显个人的意志,调和满足人的情绪,以及反映人类意志活动趋向上的时代性精神,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雄浑”与上述的大中国画艺术,息息相关,大而弥新。故雄浑我求。

让宣纸“吃饱”

    宣纸作为中国画特殊的媒材,承载着中国画丰富的文化符码。作品成功与否与作者驾驭宣纸的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驾驭宣纸的能力是作者学养、功力、情怀的综合体现。让宣纸“吃饱”,才能充分展现艺术家的整体水品。“饱”指的是一种度,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合乎自然的中和之美。“吃饱”有“外在饱”和“内在饱”之分,一切仅从技术的层面去强求外在体貌之变已达到“饱”,充其量只是外在“饱”而已。艺术以丰沛的精神力量给人心灵的震撼,点化开启生命的智慧,才是作品“内在饱”的关键。只有内在(精神)“饱”,与外在(技巧)“饱”的统一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饱”。倡行大中国画艺术及雄浑之美无疑是从“法”到“理”让宣纸真正“吃饱”。

黄  莱    
2009年12月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