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胡适曾因支持“中国旧戏”招致鲁迅讥讽

作者:谁是西西|发表时间:2015-02-05|阅读(248)|评论(0)| 推荐(0)

十年过后,胡适为何“退步”了?

在“新文化运动”早期,胡适与鲁迅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观点比较一致,都认为应当同中国旧文学一样,加以彻底革新,他们都推崇西方话剧的表演形式与思想内涵。1918年6月出版的《新青年》“易卜生专号”(第四卷第六号),充分表达了胡适等对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话剧体系的推崇与倡导,更进一步将所谓“中国旧戏”推向了时代的对立面。但十年后,胡适似乎又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转而特别支持“中国旧戏”。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当然招致了鲁迅的讥讽。的确很难想象,写出过《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的胡适,会倾倒于中国古典戏剧的舞台下。更有研究者据此指出,鲁迅与胡适最终分道扬镳,正是因为在是否支持梅兰芳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根本分歧;从此“新文化运动”才开始向相反的两翼发展,一翼向左,成为革命文艺;一翼向右,成为自由主义。

无须多言,以梅兰芳为焦点,鲁迅与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种种观念之争,注定是要成为思想史上的一桩“学案”的。那么,胡适与梅兰芳的交往,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二人保持着一种怎样的人际关系呢?

《胡适日记》四提梅兰芳

其实,从胡适知道梅兰芳之名开始,就并没有把他看做是那种顽固守旧的“中国旧戏”的化身;况且梅兰芳改良京剧的举措与成果举世皆知,胡适本人也深表赞赏。胡适没有把梅兰芳作为“戏剧进化史”的古老标本来研究,而是颇有些友好往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不算亲密,也至少可算作友朋之列。

《胡适日记》中提到“梅兰芳”的有四处,一是“1928年12月16日,梅兰芳来谈,三年不见他,稍见老了”;二是“1930年7月25日,梅兰芳先生来谈在美洲的情形,并谈到欧洲去的计划。我劝他请张彭春先生顺路往欧洲走一趟,作一个通盘计划,然后决定”;三是“ 1930年8月24日,见着吴经熊,他新从哈佛回来,说,美国只知道中国有三个人,蒋介石,宋子文,胡适之是也。我笑道,‘还有一个,梅兰芳’”; 四是“1930年10月13日,下午见客,顾养吾、陈百年、梅兰芳、冯芝生、王家松”。除此之外,还有一篇用英文写成的《梅兰芳和中国戏剧》。这篇文章的出炉,不但见证着胡适与梅兰芳的交谊,也是对其十年前的“中国戏剧改良论”的某种微妙修正。

viagra watermelon viagra vs cilias viagra success story
how to get abortion pill online medical abortion pill online abortion clinic in chicago
read here read here abortion chicago
abortion clinics in indianapolis west-bot.com abortion personal stories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