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泛泛杨舟,载沈载浮
文博点点头。是在谈论方婉于和《恶魔果》。正想向程智说明时,“发作”忽然来袭,谈话也就此中断了。文博从提包中取出小说原稿复印件,放在桌上。将手放在稿件上,再次体味那种感觉。
“在电话里,我简单和您过了。这篇《恶魔果》最大的长处,就是它不模仿别人,作为新人的手笔,没有丝毫‘像谁’的成分,非常罕见。”文博郑慎重的斟词酌句,"文章的确还很粗糙,选词用字也很雏拙。就拿标题来说,无法给读者一个概念,很难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冲击力。如果要是成心来挑刺,或许缺点还能找出很多。可是这篇作品至少有某种吸引人的东西。虽然内容情节充满虚幻,细节描写却栩栩如生。平衡把握的恰到好处。你磕磕巴巴的读完它,留下的是一种沉静的奇异感受。难以言喻。”
程智一言不发,注视着文博,示意他说得更详细。
文博继续说道:“我不希望指只因为文字的问题就将这部作品从初选中就筛下去。可以说工作的这几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的应征稿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粗略的翻阅。其中偶有不错的作品,也有根本不值得一体的作品——自然是后者居多。总之,阅读了这么多,让我有感觉的,这个《恶魔果》还是第一篇。而让我读完后想再读一遍的,这也是第一篇。”
程智哼了一声,将烟点燃。然后毫无兴趣似得吸了一口缓缓喷出,嘬着嘴。但根据长期跟程智打交道的经验,文博不会轻易被这外在的表情蒙蔽。此人往往浮现出和真实想法无关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表情。所以文博耐心地等待对方开口。
“我也读过了。”程智隔了一段时间,才开口说,“接到你的电话,我马上把原稿读了一遍。哎,真的是烂透了。词语用的乱七八糟,文章又不知所云。我看别忙着写小说,应该先学学怎么写日记!”
“但您一口气读到最后,对不对?”
程智微笑了。那仿佛是从平时从不打开的抽屉深处拽出的微笑。“是啊,你说的没错。我一口气读到最后。我自己也惊奇。居然会把一个新人奖应征的作品从头读到尾,绝无仅有啊。何况有些部分还一度再读,这一点我承认。”
“说明这其中确实'有点什么’,不是么?”
程智将没抽完的香烟靠在烟灰缸上,用右手食指扣扣面颊,却没有回答文博的问题。
文博说:“这孩子才十七岁,只是个高中生。她只是没有接受过训练。想夺取这次新人奖确实有些困难。但值得保留到最后一轮评选。这种事您一句话就可以定下来,对吧?要是这样,下次就有机会了。”
程智再次哼了一声,无聊似得打了个哈欠,喝口水。“呐,文博啊,你好好想一想。你把这么粗制滥造的东西留到最后一轮试试!那些评委会疯掉的,还不个个暴跳如雷。首先他们连读都不可能读完啊!四个评委都是中国创作高峰的作家,个个忙的不可开交。翻上一两页就会甩到一边去。嘴里还要念叨:这简直就是小学生的作文!就算我点头哈腰,一腔热血的推荐,又有谁肯听呢?退一万步,就算我说话有人肯听,那我也想留着给更有希望的作品呢。”
“这么说,您是打算把它就这么简单的刷下去了?”
“我可没这么说。”程智身体懒懒的往沙发背上倚靠,“关于这个作品,我有另一个个小小的主意。”
“另一个主意?”文博说。他从中嗅出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你说寄望于下一次。”程智说,"我当然也愿意期望。付出时间精心培育青年作家,这是当编辑的一大喜悦。在清澄的夜空,第一次发现新星,自然令人兴奋。但说老实话,这孩子也许不会有下一次。你别不高兴,让我说,这孩子下下一次也没有,下下下一次也不会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啊,作者自己根本没有念头写出好文章,或者想努力把文章写好。文章这东西,要么就是天生就有的文才,要么就是后天的努力积累。可这孩子两者都沾不上。正如你所见,没有才华,也不打算努力。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过显然她对文章这东西没有丝毫兴趣。的确,她有想讲故事的愿望,似乎还相当强烈。这一点我承认。可一个全身赤 裸的女人突然在你转身冲完马桶后站在你面前,我相信你怎么也不可能提起兴趣。这种以原始的形态又突如其来的文章无法打动读者。作为小说家,她毫无前途。”
文博想了想,觉得程智说的不无道理。
“不过,给她一个机会总不算坏事吧?”文博说。
“扔到水里,看她是浮还是沉?”
“说的直白点,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多年来,我干过太多杀生之举。不想再看到有人淹死。”
“那我呢,又是怎么样?”
“至少你在努力。”程智谨慎地说,“据我所见,你从不应付,对待文章这门手艺态度极为谦虚。为什么呢?因为你喜欢写文章。我对这点也很看好。喜欢写作,对作家来说是最重要的资质。”
“单凭这个?”
“当然不是,还必须有‘某种特殊的东西’。至少必须有某种我参不透的东西。我这个人啊,就小说而言,最看重的就是参不透的东西。能参透的,只会让我觉得索然无味。其实理所当然,单纯极了。”
文博沉默片刻,问:“那方婉于写的东西里,有您参不透的东西么?”
“是,当然。这孩子拥有哪种最重要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肯定有。这一点毋庸置疑,你明白我也明白。就像客机留下的云烟,谁都一目了然。可文博,这孩子拥有的东西,只怕她自己无力承受。”
“就算有机会扔进水里,也不可能浮上来?”
“正确。”
“所以就不能保留到最后一轮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程智说,然后歪着嘴唇,十指交叉在桌上合拢,“所以我不得不谨慎的挑字眼说话。”
文博端起咖啡杯子,凝视着杯中的东西,然后放回原处。程智仍是一言未发。文博说:“您说的另一个小小的主意就浮上脑际了,对不对?”
程智仿佛一个班主任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眯起眼睛,慢慢的点头。
“正是。”
“在电话里,我简单和您过了。这篇《恶魔果》最大的长处,就是它不模仿别人,作为新人的手笔,没有丝毫‘像谁’的成分,非常罕见。”文博郑慎重的斟词酌句,"文章的确还很粗糙,选词用字也很雏拙。就拿标题来说,无法给读者一个概念,很难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冲击力。如果要是成心来挑刺,或许缺点还能找出很多。可是这篇作品至少有某种吸引人的东西。虽然内容情节充满虚幻,细节描写却栩栩如生。平衡把握的恰到好处。你磕磕巴巴的读完它,留下的是一种沉静的奇异感受。难以言喻。”
程智一言不发,注视着文博,示意他说得更详细。
文博继续说道:“我不希望指只因为文字的问题就将这部作品从初选中就筛下去。可以说工作的这几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的应征稿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粗略的翻阅。其中偶有不错的作品,也有根本不值得一体的作品——自然是后者居多。总之,阅读了这么多,让我有感觉的,这个《恶魔果》还是第一篇。而让我读完后想再读一遍的,这也是第一篇。”
程智哼了一声,将烟点燃。然后毫无兴趣似得吸了一口缓缓喷出,嘬着嘴。但根据长期跟程智打交道的经验,文博不会轻易被这外在的表情蒙蔽。此人往往浮现出和真实想法无关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表情。所以文博耐心地等待对方开口。
“我也读过了。”程智隔了一段时间,才开口说,“接到你的电话,我马上把原稿读了一遍。哎,真的是烂透了。词语用的乱七八糟,文章又不知所云。我看别忙着写小说,应该先学学怎么写日记!”
“但您一口气读到最后,对不对?”
程智微笑了。那仿佛是从平时从不打开的抽屉深处拽出的微笑。“是啊,你说的没错。我一口气读到最后。我自己也惊奇。居然会把一个新人奖应征的作品从头读到尾,绝无仅有啊。何况有些部分还一度再读,这一点我承认。”
“说明这其中确实'有点什么’,不是么?”
程智将没抽完的香烟靠在烟灰缸上,用右手食指扣扣面颊,却没有回答文博的问题。
文博说:“这孩子才十七岁,只是个高中生。她只是没有接受过训练。想夺取这次新人奖确实有些困难。但值得保留到最后一轮评选。这种事您一句话就可以定下来,对吧?要是这样,下次就有机会了。”
程智再次哼了一声,无聊似得打了个哈欠,喝口水。“呐,文博啊,你好好想一想。你把这么粗制滥造的东西留到最后一轮试试!那些评委会疯掉的,还不个个暴跳如雷。首先他们连读都不可能读完啊!四个评委都是中国创作高峰的作家,个个忙的不可开交。翻上一两页就会甩到一边去。嘴里还要念叨:这简直就是小学生的作文!就算我点头哈腰,一腔热血的推荐,又有谁肯听呢?退一万步,就算我说话有人肯听,那我也想留着给更有希望的作品呢。”
“这么说,您是打算把它就这么简单的刷下去了?”
“我可没这么说。”程智身体懒懒的往沙发背上倚靠,“关于这个作品,我有另一个个小小的主意。”
“另一个主意?”文博说。他从中嗅出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你说寄望于下一次。”程智说,"我当然也愿意期望。付出时间精心培育青年作家,这是当编辑的一大喜悦。在清澄的夜空,第一次发现新星,自然令人兴奋。但说老实话,这孩子也许不会有下一次。你别不高兴,让我说,这孩子下下一次也没有,下下下一次也不会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啊,作者自己根本没有念头写出好文章,或者想努力把文章写好。文章这东西,要么就是天生就有的文才,要么就是后天的努力积累。可这孩子两者都沾不上。正如你所见,没有才华,也不打算努力。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过显然她对文章这东西没有丝毫兴趣。的确,她有想讲故事的愿望,似乎还相当强烈。这一点我承认。可一个全身赤 裸的女人突然在你转身冲完马桶后站在你面前,我相信你怎么也不可能提起兴趣。这种以原始的形态又突如其来的文章无法打动读者。作为小说家,她毫无前途。”
文博想了想,觉得程智说的不无道理。
“不过,给她一个机会总不算坏事吧?”文博说。
“扔到水里,看她是浮还是沉?”
“说的直白点,就是这个意思。”
“这么多年来,我干过太多杀生之举。不想再看到有人淹死。”
“那我呢,又是怎么样?”
“至少你在努力。”程智谨慎地说,“据我所见,你从不应付,对待文章这门手艺态度极为谦虚。为什么呢?因为你喜欢写文章。我对这点也很看好。喜欢写作,对作家来说是最重要的资质。”
“单凭这个?”
“当然不是,还必须有‘某种特殊的东西’。至少必须有某种我参不透的东西。我这个人啊,就小说而言,最看重的就是参不透的东西。能参透的,只会让我觉得索然无味。其实理所当然,单纯极了。”
文博沉默片刻,问:“那方婉于写的东西里,有您参不透的东西么?”
“是,当然。这孩子拥有哪种最重要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肯定有。这一点毋庸置疑,你明白我也明白。就像客机留下的云烟,谁都一目了然。可文博,这孩子拥有的东西,只怕她自己无力承受。”
“就算有机会扔进水里,也不可能浮上来?”
“正确。”
“所以就不能保留到最后一轮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程智说,然后歪着嘴唇,十指交叉在桌上合拢,“所以我不得不谨慎的挑字眼说话。”
文博端起咖啡杯子,凝视着杯中的东西,然后放回原处。程智仍是一言未发。文博说:“您说的另一个小小的主意就浮上脑际了,对不对?”
程智仿佛一个班主任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眯起眼睛,慢慢的点头。
“正是。”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