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关于《山娃上大学》构思草图 作者:郭常信

作者:郭常信|发表时间:2013-10-10|阅读(2356)|评论(0)| 推荐(0)

   这是我一个酝酿已久的构思,是我多年去山区体验生活遇到那里偶尔有上大学的山里孩子,并联想我自己作为 —个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有感而画的创作构思。

  画面表现了一个北方农村山区穷山沟的孩子上大学,亲人邻里送别的场面。这是一个喜庆的题材,但出场人物我不想表现喜形于色,而想表现藏于内心的喜悦,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送别这一特定的情节。庄严大于喜悦,应该像是一个庄严的仪式。那位母亲特别买了一条象征着吉利喜庆的红围巾,正为儿子系在脖子上,而脸上正簌然泪下;身体孱弱的老奶奶,本不让她出来送的,却在孙女的掺扶下,还是从大院里赶出来送别;右侧,大学生的父亲正往毛驴身上驮行装,显然,这里不通汽车,须用驴下山把行装驮到有汽车站的地方;左侧邻居的大叔和女儿送上途中吃的水果和鸡蛋。

  这里地处偏僻,看不出有什么丰富的资源。远望连连石头山,近看处处石头道,建筑物就地石头为材,历史悠远的石碾子还在使用着,小姑娘还须当羊倌……有许多这样、甚至比这还贫脊的穷山沟,曾出过“山窝里飞出金凤凰”——穷人孩子考上大学的奇迹。这上大学的孩子,应当是贫困山区孩子的楷模;无疑他的家长,应当是贫困地区学生家长的榜样。可以想象,在这连行路都难的地方孩子上学读书的困苦,长辈们用心血和汗水支撑学生读书的艰辛,以及乡亲和当地政府所给予的支持和付出。这是一个祖孙三代人圆了大学梦的场面,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生。我认为它能表现“彩虹工程”的一个断面,能够表现山区人民对知识的渴求与企盼,能够反映党和政府  对山区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关怀与厚爱,因而能表现时代精神,唤起人们对贫困山区青年的关注。

  我在画这张草图时,心情是特别激动的,不止一次地流泪。这幅作品我要力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一定会充满感情、满怀激情地去完成。

  因为考虑要拍卖,要让收藏家喜欢,挂在墙上欣赏,所以我力求要色彩夸张、鲜艳、明朗,力求景色优美,自然环境贫穷而不荒凉,人物感情深沉而不凄楚。我想把它画成一幅乡土味十足的农村风情画。现在的草图,我认为我的感受还没充分表达出来。

  地形地势、房屋、石墙、人物形象、服饰等,都暂无理想的资料和模特儿,此草图倘能通过,我即下乡到太行山区进一步体验生活搜集素材,那时定能比现在更真实、生动。构图和景物、人物的形象造型,想稍有变形,稍有装饰味,适当用线而不特别细腻的写实。 

  请领导和专家评审并指教。


辽宁画院  郭常信

二OO二年三月九日


go husband cheated wife click here
website click here online
link clinic abortion pill for abortion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