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中国瓷母-越窑青瓷的失传与复活

作者:QQQQ4024|发表时间:2018-08-21|阅读(938)|评论(0)| 推荐(0)


中国瓷母-越窑青瓷的失传与复活


越窑青瓷烧制从东汉开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唐五代直至北宋延续烧制历时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创举,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越窑经历创烧发展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中,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朝代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制作水平均在各大名窑之首。


当时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曹娥江流域一带,因越窑青瓷烧制产品质地越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尤其是唐五代、北宋烧制的产品更为精美,无论是质地造型、釉色、装饰手法,还是工艺制作和烧制技术都达到了最高水平,晚唐烧制的越窑青瓷有一个堪称千古绝唱的称谓—“秘色瓷”,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写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描述越窑青瓷的釉色美,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等赞誉。像秋天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又有玉一样的温润,更像山峰上树木的枝叶一片翠绿,另人爱不释手。



上虞-越窑青瓷


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形成于汉代,其渊源则可上溯到商周时的原始瓷生产。上虞是早期越窑的主体,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窑瓷器多产于此,也是晚期越窑的重要产地。五代北宋时期,在上虞市上浦镇甲仗村窑寺前设有“官窑三十六所”,大量烧制进贡朝廷的瓷器。上虞越窑青瓷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时的鼎盛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衰落。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生产一定数量的黑瓷,产品种类包括饮食器、乐器、文房用具、卫生器具、照明具、丧葬用品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代主要采用几何纹装饰,三国西晋时以压印的网格带纹、戳印的联珠纹为主体,东晋南朝以褐色点彩和刻划莲瓣纹为常见,唐宋时期盛行刻划花装饰。当时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从唐代开始大量运销亚、非各国,还被历代王朝纳为宫廷用瓷,它是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瓷窑体系。


曙 光 熹 微


——先秦时期的陶与原始瓷器


远古的上虞属河姆渡文化圈,上虞的先民很早就开始从事制陶业。陶器用黏土制作,烧成温度一般在700—1000℃,其表面多不施釉。


商与西周时期,一种胎质坚硬、器表拍印几何纹的新型陶器种类—印纹硬陶产生了。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制作粗糙,釉层较薄的早期青瓷,也称“原始瓷”。原始瓷是各类瓷器的鼻祖,具有不吸水、不易沾染污垢并且耐腐蚀等优点,它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都用泥条盘筑法成型,极大多数是盛贮器。


到了战国,窑匠非常注重对原料的选择和加工,器物胎质更加细腻匀净,铁和钛的含量较低,釉色以青黄釉为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已初具瓷器的雏形了。


石 破 天 惊


——东汉成熟瓷器的诞生


原始瓷的产地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因种种缘由,各地的原始瓷皆未孕育出成熟瓷器,惟独浙江上虞的人文和地理催开了成熟瓷器的绚烂花朵。


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青瓷标本,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测定,其含铁、钛量低,分别为1.64%和0.97%,烧成温度则高达1310℃左右,胎体的显气孔率为0.62%,吸水率为0.28%,每平方厘米的抗弯强度710公斤,比一千五百多年后景德镇瓷器的抗弯强度还高。各种数据表明,东汉上虞曹娥江中游所产的青瓷已完全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从而结束了由陶到瓷的漫长历程,开辟了瓷器生产的新纪元。


惠 及 四 方


——三国西晋瓷业生产的繁荣


三国时期,上虞属孙吴疆域,北方战乱不断,会稽一带则社会安定,人口增加,农业发展,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西晋,上虞越窑由此步入了制瓷史上的繁荣期。


三国西晋时,上虞境内不仅窑场数量多、规模大,烧造的产品种类也繁多,纹样丰富。除继续烧制碗、罐、盘、洗、罂、唾壶等日用器外,出现了鸡首壶、狮形器、羊形器、槅等新品种,还大量烧制猪圈、狗圈、鸡舍、畚箕、砻等反映现实生产、生活的明器。压印的网格纹、戳印的联珠纹与范印的铺首往往成组装饰在器身上,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最富时代特征的装饰纹样。


这一时期的产品,还被大量销往南京、苏州、镇江等当时的大都市,上虞越窑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


别 开 生 面


——东晋南朝的褐彩与佛教艺术


东晋南朝,由于孙恩起义与侯景之乱,使江南经济遭受重创。孙恩起义更是对上虞社会经济造成直接破坏。动荡的政局,浩大的兵燹和连年的饥荒,使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一蹶不振,厚葬风也随之消退。作为越窑主产区的上虞瓷业步入了低谷。


进入东晋南朝,上虞境内窑场数量减少十分明显,这一时期的古窑址,数量仅为10余处。但从窑址和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看,产品质量并没有下降,胎质依然细腻坚硬,釉层清亮莹润,造型匀称规整,装饰纹样则趋于简朴,弦纹、褐色点彩与莲瓣纹成为常见的纹饰。普遍采用的泥点叠烧法和刻划装饰对唐代越窑制瓷工艺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也是越窑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走 向 全 盛


——唐代的中兴到五代北宋的全盛


经隋与唐初短暂沉寂后,到唐中叶,上虞越窑渐渐由复苏到中兴。唐代中晚期,由于匣钵的使用,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唐代越窑青瓷精品被誉为秘色瓷,陆羽则在《茶经》中把越瓷比作“类玉”、“类冰”。在上虞丰惠出土的蟠龙罂与粉盒,颇具大唐盛世风范,是这一时期的精品之作。


进入五代,吴越国为了维持其割据政权,把大量的越窑青瓷进贡中原朝廷。在上虞窑寺前一带,“置官窑三十六所”,立柱山、道士山、傅家岭、盘窝湾、马窑头一带,窑场连绵成片,大量烧造碗、罐、注子、粉盒、茶托、薰炉、灯盏等器物,莲瓣纹、鹦鹉纹、团花纹、江涛纹、荷叶龟心纹等装饰纹样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在官方的大力扶持下,上虞越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到北宋中晚期,吴越国纳土归宋后不久,上虞越窑便渐趋衰落。


陈鹏飞: 中国著名越窑青瓷艺术大师、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鹏飞,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中国越窑青瓷艺术第一人。


陈鹏飞: 中国著名越窑青瓷艺术大师、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鹏飞,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中国越窑青瓷艺术第一人。


长期从事越窑青瓷的研究及创作,主持领导的景杰艺术机构研发团队在国内外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努力成功仿制出越窑青瓷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使中国瓷母-越窑青瓷重新复活,其精心仿制的作品因“质似、形似、神似”深受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的青睐,失传近千年的“瓷坛明珠”——越窑青瓷在她的故乡重放异彩,海内外媒体广泛予以报导,作品被中国多家国家和省级博物馆及中外大学博物馆收藏,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美国亚洲文化学院艺术中心和美国Starr家族等众多国际机构及个人收藏。


陈鹏飞现任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名誉馆长、越窑青瓷研究所所长,景杰艺术机构艺术总监、绍兴市上虞区收藏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职。



美国亚洲文化学院艺术中心中国艺术项目资料汇编



评论(0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