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中国画的“意”

作者:张仕森|发表时间:2018-05-08|阅读(424)|评论(0)| 推荐(0)


《泉唱山香雾 小桥通人家》 画家张仕森作品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丹青引》中描写曹霸画马,曾有“意匠惨淡经营中”的句子。说明运思立意是作画的关键。讲究意境是中国绘画艺术思想的优良传统。所谓意境,是通过严密、巧妙的构思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在画中形成一种境界,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生发升华至诗的境界。


《世外桃园》  画家张仕森作品

画论中说“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诗论中也讲“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真”,既有真景物,又有真感情,情景交融,主客观结合,方能曲尽其妙。曹霸正是在面对健美的御马玉花驄的感应下,经过“惨淡经营”—酝酿构思设计等一系列形象思维的功夫之后,才画出“斯须就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杰作。这就是说,艺术家没有“意”,是作不出“宛然如真”的艺术表现的。



《群峰泉清》  画家张仕森作品


如同园林之曲径通幽,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居则境界大,诗文讲究含蓄的道理,作画也最忌直露式的和盘托出,一览无余,没有嚼头,缺乏韵味。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很早就有“隐秀”之说。隐,就是追求“文外之重者”,就是在表面的一层意思以外,有丰富的曲折重复的意旨,可供玩味。而秀,则是以警策秀美的语言,将含而不露的意蕴暗示出来,做到“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譬如写离别,并不说自己的幽怨,却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是一种委婉隐曲的情调。唐诗中刘长卿的《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中,以溪花之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大致也是这种意思。

一幅画,不仅是事物的单纯外在的形象的描绘,而是要把作者感受到的美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思,通过富有意境的画面传达给观众,使观赏者领略会心。意境是比直观给人更多更深的东西,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意能唤起人们的联想,余味无穷,越看越有意思,越有琢磨头。比如齐白石的《十里蛙声》画面只有几个活泼的蝌蚪,却叫人联想到十里溪流和热闹的蛙呜。欣赏画面艺术美的同时,可以引发出无尽的意趣。有位画家在空白北京的空纸上,生动地画了一叶已经红黄变色、飘摇而下的树叶,真是以诗的简练和含蕴,抒写出一曲优美的《秋声赋》,“此时无声胜有声”,空白、含蓄产生了更加强烈和丰富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中国画艺术的特色。

正因为以意为之,呈现在画面上的景绝不同于实在的物景。郑板桥在一则题画中讲到“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的道理。李可染在《漓江胜览》一画的题款中写道:“余三游漓江,觉江山虽胜构图不易,兹以传统以大观小法写之。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画出了漓江的神韵,却不可按图索骥。说明其中渗透着画家艺术想象,综合取舍、艺术加工。中国画家面对自然之景,很讲究“入画”与否的问题。也就是要进行选择、过滤、孕育等等。所以中国画家既不排斥面对实景的写生,更重视孕育成熟后的忆写,灵感降临时从笔底自然流出。



意境的获得和来源当然是生活,但不仅仅是生活,是画家感受中的生活。画家只有在亲领了生活的奥秘,才能有充沛的感情,有深入的体会,才能获得艺术上新的生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今天有志于艺术创新者,也是金科玉律。
评论(0个评论)